2016年 VR 元年掀起一陣沉浸式體驗的熱潮。
但有礙於用戶設備門檻、舒適度不足、影製成本高,VR並沒有如手機般普及到一般民眾的生活。
圖、近五年 Google trend VR 搜尋熱度趨勢變化
在去年(2018)的 VR101 討論會中,國內知名的 VR 影片製作人提到,現在 VR 還沒有市場,我們沒有競爭的本錢,必須聯手打造出適合消費者的 VR 環境。
隨著 2017年,全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威尼斯影展,增設了 VR 的獎項,台灣新媒體藝術家作品《沙中的房間》勇奪金獅獎。
坎城影展也愈來愈多 VR 作品盛大展映。
2018年,台北電影節《電影正在發生:VR全浸界》單元,亦展出了包含《犬之島幕後紀實(VR)》、《NASA帶你去太空》、《全能元神宮改造王》…等多部國內外VR影片。
高雄電影節去年(2018) 首創 360VR 單元起,在軟硬體方面特加著墨,專為VR打造「VR Film Lab」、今年亦舉辦全台唯一的「VR競賽」等。
VR 走向了如電影般,消費者買票進入的短巧、精緻的體驗。
然而電影節 VR 影片常一票難求,是否有個地方可以常態體驗到這些 VR 影片呢?
小編在此介紹位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,VR體感劇院 (VR Film Lab) (圖片來源:https://vrfilmlab.tw)
劇院內,有360°影廳、互動展演區、及支援多人的體驗區,如太空艙一般充滿科技與未來感。
體驗過 VR電影,小編感覺到有以下與傳統電影的差別:
一、第一人稱的沉浸式體驗
《我|菲利浦》2016拉瓦勒虛擬實境展評審團大獎、2016巴黎VR影展
描述一個科幻小說家菲利浦過世25年後,一位年輕工程師製造了「菲爾」,被寫入菲利浦的記憶,遊走在意識與運算間。影片中人的對白、場景的轉換,宛如親歷其境,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參與劇情。
二、穿越如夢的地方
《幻境小宇宙》 2018 Stereopsia世界沈浸論壇-盧米埃獎 最佳VR視覺創作獎、2018 Animago影展最佳VR製作提名
以詩意的視覺藝術,帶你穿梭在極光、天空、海洋、雪地和宇宙之間。”You will find beauty in every little thing.”,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饗宴。
三、保留體驗者身體的自由
《失身記》坎城影展VR焦點:黃心健X林強跨界合作
互動體驗區的作品,由導演記憶中對於人性的約化轉化的超現實故事。在影片中,如成為片中的靈魂,在場景中透過雙手遊走。較傳統電影多了一份探索的自由。
體驗是一種感受,難以用言語表達,剩下的就留給讀者去體會吧。
今年 (2019) ,HTC VR 創作團隊更有五部原創 VR 作品((電影《5×1》之《O》、《山行》、VR互動藝術《祈禱》、VR動畫《Gloomy Eyes》(咕魯米的眼睛)、《幕後》)在坎城影展大放異彩。一起為台灣持續在VR耕耘的人們集氣加油!